電線電纜市場到底存在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

2024-02-01

了解了2023年監督總局公布的不合格線纜產品的數據,目前電線纜電行業發展的真實情況如何?到底存在哪些質量問題?無良廠家慣用伎倆又有哪些呢?

  通過了解2023年監督總局公布的不合格線纜產品的數據之後,那麽目前電線纜電行業發展的真實情況如何?到底存在哪些質量問題?無良廠家慣用伎倆又有哪些呢?據調查部分情況如下:

  一、生產“偷工減料”產品。一是電線電纜導體偷工減料。電線電纜主要原材料是銅材,在一些單獨的供貨項目和部分市場上,仍有部分不法廠家將導體截麵做成合格產品標稱截麵的八到九折,或專門生產兩頭合格、中間偷工減料的產品以規避抽檢,相應的導體電阻也就比合格產品大了很多。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過載發熱引起短路的供電故障,進而引發火災事故。同時,不合格產品材料成本要比合格產品低很多,不法廠家就以低價的不合格產品去衝擊合格產品的市場空間。二是電線電纜絕緣及護套材料偷工減料。部分不法廠家用普通的茄子污污视频材料冒充B1級、B2級阻燃的材料進行生產。B1級、B2級阻燃原材料價格比普通茄子污污视频材料貴將近二到三倍,假冒產品的成本比合格的B1級、B2級阻燃產品低近5%-10%,產品也達不到設計要求的燃燒滴落物/微粒等級、煙氣毒性等級、腐蝕性等級、火焰蔓延和熱釋放的指標要求;部分不法廠家的茄子污污视频電線,還有部分低壓電纜要求輻照絕緣的,根本就沒經過輻照,絕緣性能與熱延伸都不合格的,就直接做成成品推向市場;另外,部分不法廠家的低壓交聯電纜,絕緣擠出後沒有經過交聯工序,絕緣性能與熱延伸都不合格,就直接做成成品推向市場。三是耐火電纜的耐火材料偷工減料。耐火電纜特別是R係列軟導體的電線電纜,按照正常的搭蓋率,必須繞包兩層雲母帶才能通得過燃燒性能試驗要求,部分不法廠家隻繞包一層雲母帶,是無法達到合格產品的燃燒性能試驗要求的,一旦發生火災,影響消防報警和消防控製係統,後果將不堪設想。

  二、原材料以次充好。不法廠家生產劣質電線電纜時,絕緣層以次充好,用再生料替代合格料,絕緣層減“量”,特種電纜無“特種功能”,芯材材質不合格,芯材截麵縮水等伎倆,實現非法獲利。這樣生產出來的電線電纜機械強度低、耐老化性能和電氣絕緣性能差,直接導致電線電纜容易出現短路和漏電現象,降低使用壽命。同時,絕緣性能、護套老化性能的不合格,極易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漏電危險,威脅人身安全。

  三、檢驗檢測貓膩作為檢測電線電纜合格與否的第三方機構,在檢測製度設計上具有自己規範,讓一些不法廠家鑽空子,采用送檢與供物“雙重標準”,以小樣代替批量抽樣,以次要檢測項目代替主要檢測項目,甚至檢測報告作假等手段,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隻對送檢來樣的檢測結果負責,沒有送檢的產品是否合格,則由線纜生產企業和線纜使用單位“說了算”。“如何才能拿到合格的檢驗報告”時,部分檢驗機構會告訴你“這要看你的送檢樣品是否合格。”企業為了應對各類檢測,常常會設有兩個倉庫:大型倉庫用來給供貨商挑選,裏麵存有“非標”產品,小型倉庫專門存放“送檢”樣品。隻要有檢驗報告,就可證明線纜質量沒問題,但這份報告並不難“搞定”。部分檢測機構違法出具虛假或者不實的檢驗檢測報告,甚至要求被檢對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四、招投標“低價中標”。在工程項目招投標中,很多招標方都隻看重價格而忽略了合格產品應有的成本和價格,隻追求最低價,讓製造不合格產品的不法廠家有了可乘之機。因為電線電纜的原材料、水電人工、稅費這些固定成本是不可節省的,不法廠家做低價產品,隻能從原材料和工藝方麵進行偷工減料來避免虧本,送到工地就成了偷工減料的非標產品了 。另一個情況是招投標利潤層層盤剝。大型建設項目招標一般都有層層轉包的現象,施工企業內部承包責任製的實施失控或越軌後導致以包代管,或允許企業以外的單位或個人承包經營,從而使得多家掛靠行為成為可能。在層層轉包中,業主原先承諾的利潤被一分再分,線纜作為所有采購材料和設備的一部分,處在這一利益鏈的最底層,卻必須承擔全部責任。曾有線纜銷售部人士說他之前參與過一個中標的工程,但經過層層轉包後,最後給到不法線纜生產商的價格已經不足以購買合格產品的材料成本,再經過相關經手人和利益相關方的層層盤剝,不法線纜生產商最後隻能按照給到的錢來“定製”生產,客觀上造成了“逼良為娼”現象的產生。還有陪標、圍標和騙標等違規現象在線纜行業招投標活動中也較為嚴重。

  五、貼牌亂象。許多線纜廠沒有生產許可證和3C認證,卻生產著不符合國標的產品,並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貼標、貼牌,偽造虛假合格證、檢測報告等。由於偽劣產品的用料差,線徑比國標小很多,這樣就能節省較多的生產成本,所以價格相對便宜。一般而言,非標電纜的利潤一般比國標電纜高10%以上,加上可以按照客戶需要定做,銷量非常大。盡管非標電纜可以在五金門市進行查處,但由於假冒產品商標和地址都是假的,查到的問題線纜隻能局限於當時查獲的,很難進行深挖而找到供貨生產源頭。無良廠家在“非標”劣質電纜生產過程中,有些特意不打任何標誌,方便在銷售時直接打上客戶想要的品牌,無證無照違法生產情況比比皆是。這些企業和行為如果深挖下去,會發現許多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上亦很難幸免。

  六、商標、字號侵權。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短期效益,“傍名牌”“搭便車”等商標侵權、字號侵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頻頻發生。一些知名企業也成為商標侵權的重災區,企業為此付出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區肅清市場,但是收效甚微,給知名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巨大困擾和損失。

  七、偷梁換柱線纜銷售門店通常會同時存放和銷售合格線纜與不合格線纜(如三無產品、偽劣產品)。1.銷售不合格線纜時,通過不開具票據的方式逃避監管和法律責任。2.在店內擺放不合格產品貨值低於五萬元,以此躲避嚴重的法律責任,行政處罰相比其獲利處罰力度較輕,不傷筋骨。3.門店經銷商或代理商自行注冊線纜企業,自產自銷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低價產品(如非標或打折線纜)。4.消費者在店內看到的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線纜產品,但送到手裏的卻是肉眼不可辨、檢測很麻煩的“非標”產品。

  八、設計亂象。部分設計院參與主導的工程建設項目,由於某些利益原因,設計人員在電線電纜產品的選型和設計工作上出現嚴重的偏差,具體表現包括但不限於:大量“非標”型號的產品出現在設計文件、招投標文件上,這些型號不僅沒有相關的標準或規範依據,甚至出現如產品特性和材料代號完全相悖的型號,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均不承認的型號產品。

  部分“非標”型號是線纜生產製造商(或投標方)提供的任意英文字母的組成,目的是在招投標過程中形同虛設的所謂技術門檻或壁壘,惡意擾亂市場競爭環境,同時也為工程建設埋下質量隱患。

網站地圖